March 6, 2018 by TransUnion
2018年3月6日,香港 ── 環聯發表2017年第四季香港信貸行業分析報告,指出本港消費者開支錄得強勁增長,信貸市場風險則持續低企。
報告顯示,信用卡應繳款項經歷過去一年低於通脹的增長後,於上個季度回升至接近5%,按年增2.3%,返回高於通脹1水平。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去年第四季零售消費按年上升5.7%,相信正是帶動上述增長的原因。
環聯香港區研究及顧問部總監Brendan le Grange先生表示:「本港失業率創十年新低,薪酬水平連升十個季度,同時本地生產總值平穩上揚,零售消費亦見升勢。受惠於良好宏觀經濟環境,消費者信貸市場保持穩健發展。信用卡應繳款項增長早前連續八個季度均低於通脹,去年第四季終於突破局面,可謂意義重大。」
各項數據顯示信用卡市場表現強勁
信用卡市場表現指標 | 2017年第四季 | 按年變幅 |
帳戶數目 | 1,880萬個 | 2.1% |
應繳款項 | 港幣1,297億 | 2.3% |
總信用限額 | 港幣11,640億 | 6.2% |
消費者逾期還款率(逾期90天或以上) | 0.07% | 下跌2個點子 |
千禧世代(出生於1980至1994年間的消費者)為推動信用卡行業蓬勃發展的關鍵動力。截至2017年第四季,千禧世代佔全港1,880萬個信用卡帳戶的四分之一,稍微高於去年同期的24%;其應繳款項則於2017年內增加14%,大幅超越環聯資料庫內整體消費者的2.3%。
受千禧世代追捧 分期貸款額增加
目前,無抵押分期貸款是本港第二受歡迎的信貸產品,帳戶數目達625,200個,而且持續受到年輕人士追捧。在2017年第三季(最新數據僅能截至此時段),千禧世代佔新增無抵押分期貸款帳戶總數的比例由兩年前的32%升至35%;與此同時,X世代(出生於1965至1979年間的消費者)及嬰兒潮世代(出生於1946至1964年間的消費者)的數字卻同告下滑。截至去年底,千禧世代佔整體分期貸款應繳款項的26.3%,表現勝於過去數年一直錄得跌幅的嬰兒潮世代。
環聯發現,在2017年底,平均每名消費者的無抵押分期貸款額攀升至港幣258,100元。去年第四季稅務貸款需求大增,帶動整體分期貸款額按年升3%,季度升幅則為1.2%。Le Grange先生指:「儘管信用卡應繳款項於第四季升勢凌厲,但就全年數據而言,分期貸款額的百分比增長實際上更為強勁。這主要是由於千禧世代偏好於相關貸款產品,令需求大致保持穩定。」
分期貸款的新增帳戶數目亦見升幅,截至2017年第三季,按年及按季分別升1.7%及8.3%。儘管如此,期內新增的貸款總額卻錄得下跌,原因是相關貸款的平均貸款金額下降,特別是來自信貸評級達超優級別人士的申請,惟情況亦見於其他風險級別。與去年較早時期相比,當時新增帳戶數目下降,但貸款金額卻上升,反映現時趨勢已轉變。
千禧世代推動增長 惟逾期還款率及帳戶數目變幅不大
消費者維持良好信貸表現,2017年內所有信貸產品的逾期還款率皆處於低水平。在帳戶層面,信用卡和按揭貸款的嚴重逾期還款率同時下降2個點子,分別至0.12%及0.05%;無抵押私人貸款更跌7個點子至0.85%。而唯一錄得升幅的汽車貸款,亦僅輕微上升1個點子至0.12%。
儘管千禧世代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但整體逾期還款率低企,信貸帳戶數目亦沒有顯著增長,且集中於部分類別。
千禧世代對香港消費者貸款帳戶數目增長的影響
信貸產品 | 整體帳戶數目的百分比增長 (2016年第四季至 2017年第四季) | 千禧世代持有帳戶數目的百分比增長 (2016年第四季至 2017年第四季) |
汽車貸款 | -2.1% | 4.2% |
信用卡 | 2.1% | 5.8% |
按揭貸款 | 8.4% | 20.2% |
無抵押分期貸款 | -4.0% | 0.5% |
Le Grange先生總結道:「整體上,本港消費者信貸市場前景仍然樂觀。惟多個產品類別漸見飽和,貸款機構宜集中資源推出創新產品,以保持競爭力。同時,由於千禧世代將於未來數年主導貸款額增長,這些機構必須尋找方法吸引這群客戶。」
附註:環聯並沒有就通脹率作出任何評估,文中之數據參考取自香港政府統計處截至2017 年12月數字。
關於環聯 (NYSE: TRU)
環聯深明資訊的威力,故致力發掘使用資訊的創新方法,以助消費者作出更佳、更明智的決定。環聯採用過往資料和不同的資料來源,透視每個數據背後的獨特故事、趨勢和觀點,使不同的市場以至各行各業能更妥善地管理風險,讓消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信貸、個人資料和身份。時至今日,環聯的客戶及業務遍布全球五大洲30多個國家。環聯發揮資訊威力,致力在全球各地建設更強建的經濟體及家庭財政,以及更安全的社區。
我們稱之為Information for Good。 http://www.transunion.hk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本網站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在任何情況下,及基於本網站內容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以評估及核實所提供之任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