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要應付監管要求,對內要確保風險控制的情況下,銀行可說是其中一個最保守的行業,行之有效的方式不變,就最安全穩妥。可是,世界變得太快,很多在現實世界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客戶來說已變成一重又一重障礙,例如一份三個月內由銀行或政府機構發出的住址證明,對客戶來說,就像回到靠發送傳真連繫的年代一樣,不合時宜又麻煩。在數碼新時代裡,客戶對銀行和財務機構的期望已大大改變。那麼,今時今日,金融服務業的客戶最想要甚麼呢?
銀行是儲存財富的地方,無論對銀行還是客戶來說,嚴密保安同樣重要。即使客戶向銀行借錢,也期望銀行有最高安全度的保安系統,否則一旦個人資料被盜,甚至在還款過程中保安出現漏洞,那就不堪切想。
不過,前提是不要給「我」麻煩。例如有人有需要借貸,又發現市面上有適合自己的借貸計劃,可是一旦在深入了解後,發現因為在該機構從未申請貸款戶口,而須親身前往開戶,兼且要出示實體文件如住址證明和收入證明等,不少人可能就會打消了申請的念頭,因為實在花不起那前往分行、還有張羅文件的時間。
不想親身出現處理銀行事務,已成為網絡時代的新趨勢,現時已經有不少日常保安環節可以通過遙距方式來處理,例如通過電話發出一次性密碼,以至手機程式以指模認證身份等。但說到開立貸款帳戶,即個人與銀行作首次接觸來說,能提供這種服務的銀行還不多。而在眾多實體文件要求中,又以住址證明最令人感到煩厭,尤其當越來越多銀行鼓勵無紙化,卻又要求客戶提交三個月內發出的銀行或政府機構信件作為住址證明時,實在令客戶倍感無奈。
當然住址證明在申請借貸上不可或缺,但為了令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可以推進得更快,業界有需要與時並進。不過,銀行須為這類貸款設增補風險管理措施,例如設定相對較小的貸款額,於申請過程中提供充分的提示和考慮機會予消費者,以及較密切地監察借貸人的還款能力等。顧及借貸金額上限偏低,但可享更方便的客戶體驗, 也可算向智慧銀行邁向一步。
針對住址證明的痛點,環聯有相關的解決方案,可讓業界大大提升客戶體驗,同時更好地管理信貸風險。首先,通過多年綜合管理來自業界的數據,環聯擁有全港最齊全的地址資料庫。當一名全新客戶申報一個地址後,環聯通過地址方案 (Address solution)以及其演算法,不單可以查證地址的真偽,同時能根據申請人在不同貸款機構和銀行的紀錄,查找出該地址是否申請人的最新聯絡使用的地址。若信貸機構採用了環聯的相關方案,便能免卻新客戶提交住址證明的惱人程序,同時能管理風險,在爭取新客戶時,自然更有優勢。
歡迎聯絡環聯了解更多資訊。
很抱歉,我們暫時無法處理您的要求。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