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社交網站冒名假帳戶氾濫 三招防範免成苦主

社交網站冒名假帳戶氾濫 三招防範免成苦主

在社交媒體上一向有不少假帳戶,一般會用上俊男美女的照片來吸引別人加為好友,但近日卻出現冒認為熟人的假帳戶。到底當出現真偽莫辨的帳戶要求加為好友時,該到底如何分辨?使用假帳戶的騙徒到底又想得到甚麼?

三招免被冒名開戶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一類假帳戶,是偷取受害人的照片,再讀取其好友名單,並要求添加好友。受害人往往經朋友提醒,才知道被冒名開戶。究竟如何可以避免被冒名開戶?

  1. 檢視自己的朋友清單,確保那些都是認識的人,並刪除可疑或不能信任的人。
  2. 將個人資訊設定為只有自己可以看到,包括電郵地址、電話號碼和生日日期等,因為這些都是敏感資料。
  3. 發布帖文時,建議設定為只有朋友才能看到,公開的帖文較易被騙徒偷相並複製出另一個帳戶。

騙徒若成功添加不知情的人作好友,可能會借此直接進行欺詐,例如誘使他們購買一些產品或股票,或藉辭向這些朋收集敏感訊息,再進行身份盜竊。因此,你若發現有人扮作自己開設假帳戶,絕不能坐視不理。若出現這情況,首先要盡快在自己的帳戶公布,令朋友不會受騙,同時要向有關平台舉報相關帳戶。

身份被盜手尾長 登記「環聯免費信貸提示服務」保安全

在被冒名開設帳戶的一刻,受害人已有身份被盜的危機,例如, 騙徒或可利用假身份申請信用卡或貸款產品。此舉不單會令到受害人有金錢上的損失,更可能因此破壞了受害人的信貸評級,有機會影響到受害人未來買樓,甚至求職等機會。

為了保障自己,你可向環聯申請免費信貸提示服務。當你的信貸報告資料出現重要變動,例如出現新開設的信貸帳戶,環聯便會以電郵方式通知你,助你防止騙徒進一步使用你的身份,盡量減輕損失,守護你的財務信譽及財務健康。

 

延申閲讀: 使用社交媒體與即時通訊軟件時 應如何保障個人資料私隱?

延申閲讀:防止無啦啦「被借錢」 登記免費個人信貸提示服務

延申閲讀:社交媒體洩私隱好危險 你今日set好未?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關於網站所提供任何內容的評估及核實,以及在任何情況下,在基於該等內容作準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環聯在提及第三方網站或其中的內容時(包括但不限於信息、數據、產品、實體或個人),並不構成環聯對其内容的認可或推薦。創作者或其他人士在第三方網站中所發表的觀點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環聯立場。環聯並未檢查或驗證第三方網站的內容,也並非贊同及不會承擔此類網站的內容及其使用的責任。 如您對此免責聲明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我們的法律部門。

你知道自己的信貸狀況?  由今日起開始監察自己的信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