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獵頭公司話有工適合我 是機會還是詐騙?

獵頭公司話有工適合我 是機會還是詐騙?

不少人都會在商業社交平台開設帳號以緊貼行業資訊,用戶可以在平台上公開自己的履歷的同時,很多獵頭公司和企業也會在平台上公開招聘,因此,這些社交平台往往被當成求職網站去用。若在平台上收到業內人士要求加好友,甚至邀約工作,都是真的嗎?爲什麽騙徒會在商業社交平台上出現?

騙徒到底想得到甚麼?

由於在這種社交平台上,用戶已公開了大部份的個人資料,不法之途可根據他們的需要去尋找目標,例如對特定企業的員工下手。黑客或會向受害人發出電郵或站內訊息,並附上有毒連結或檔案,目的是讓受害人的電腦受感染,然後通過受害人的電腦攻擊公司的網絡,例如竊取公司機密,勒索或對公司的系統進行破壞等。

另外,亦有騙徒會裝作獵頭公司,以安排面試為由,騙取用戶的個人資料,包括電話、身份證副本,以及信貸報告等。騙徒可利用這些個人資料,申請貸款或信用卡,令受害人蒙受金錢上的損失。

如何辨別訊息的真偽?

  1. 查看這些發訊息者的個人檔案。若個人簡介非常簡短,甚至是空白帳戶,又或者頻頻出現錯字或文法錯誤,那就要格外小心。另外,若帳戶只有很少聯絡人,也可能反映這只是個臨時帳號。
  2. 查看對方公司的真偽。若對方來自不知名的公司,可先在網上查一下是否有相關公司,若真有其公司,則可直接聯絡該公司,查問一下是否有該員工,業務範圍又是否相符。
  3. 追問收集資料的用途。若對方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或行帳戶等敏感資料,就要追問原因,一般在應徵的初步階段並不需要這些資料。若對方要求提供信貸報告,則要注意刪去敏感資料,例如信用卡帳戶號碼。一般來說,僱主如有需要,會在得到求職者的同意及授權後,方向環聯查閱求職者的信貸報告。為保障個人資料,僱主和求職者會同時收到刪去求職者個人敏感資料的信貸報告。

免費信貸提示服務 身份被盜立即知道

正所謂:「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一旦做好查證仍不幸墮入騙局,而被盜用了身份作不法用途,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容易立即發現。為了保障自己,你可向環聯申請免費信貸提示服務。當你的信貸報告資料出現重要變動,例如出現新開設的信貸帳戶,環聯便會以電郵方式通知你,助你防止騙徒進一步使用你的身份,盡量減輕損失,守護你的財務信譽及財務健康。

 

延申閲讀:  前度碌我張卡叫外賣?留意個人隱私設定

延申閲讀:防止無啦啦「被借錢」 登記免費個人信貸提示服務

延申閲讀:社交媒體洩私隱好危險 你今日set好未?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關於網站所提供任何內容的評估及核實,以及在任何情況下,在基於該等內容作準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環聯在提及第三方網站或其中的內容時(包括但不限於信息、數據、產品、實體或個人),並不構成環聯對其内容的認可或推薦。創作者或其他人士在第三方網站中所發表的觀點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環聯立場。環聯並未檢查或驗證第三方網站的內容,也並非贊同及不會承擔此類網站的內容及其使用的責任。 如您對此免責聲明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我們的法律部門。

 

你知道自己的信貸狀況?  由今日起開始監察自己的信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