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協助市民老有所養,2018年下半年推出公共年金計劃。首批公共年金額度介乎100億至200億元,年滿65歲的長者將可申請。以一名65歲長者為例,投保額100萬元計,男性及女性每月分別可取5800元及5300元,直至百年歸老。老來月月有錢收,聽起來好像不錯。
在政府致力推廣下,年金頓成退休熱話,但原來年金早非新鮮事,在市場上有悠久歷史。哪麼年金究竟是什麼?考慮時有何地方要留意?
年金俗稱「自製長糧」,是保險公司提供的退休產品。市場上的年金形式及年期包羅萬有,但其核心價值離不開積穀防饑四個字,讓投保人在仍有入息時,及早透過年金計劃作儲蓄,令資金在長達十年或以上的時間內滾存,直至投保人退休,便可開始從年金中每月提取特定金額應付生活所需。
【延伸閱讀:計算退休儲備5部曲】
年金與退休後十多年的生活息息相關,市場上現有的年金計劃五花八門,考慮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市場上的年金計劃與政府推出的公共年金形式稍有差異,前者是先儲蓄後提取年金,後者是一筆過付款後旋即開始月月有錢收的生活。無論哪種形式,年金管理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儲蓄過程,兩者分別僅在於透過年金計劃儲蓄抑或在自己手中累積財富,從而做到退休後多一份長糧。
【延伸閱讀:月光族儲錢新玩法】
年金只是理財藍圖中的一員,人生階段中各個理財規劃環節同樣講求持久性。由儲蓄、供樓、卡數及貸款償還紀律,以至建立良好的個人信貸評級,均需要長時間及有系統地部署。特別是職場新鮮人,應由投身社會後的第一張信用卡以至私人貸款等起步做好財務管理,在踏足社會之初宜養成「先還款、儲蓄,後消費」的習慣。
每月出糧後先扣起還款及儲蓄所需,依時及盡早清還各類貸款,打造良好信貸評級,為日後做按揭或發展其他人生目標奠下信貸基礎,因為信貸評級愈良好,愈有助日後順利取得所需周轉資金,以至更優惠的利率。餘下的月薪才用作消費,在量入為出的原則下,更不應過度簽卡透支未來收入。
理財是一個由心而發的態度,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同時贏在起跑線及終點站。
【延伸閱讀:為退休做好準備 - 財務自由】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關於網站所提供任何內容的評估及核實,以及在任何情況下,在基於該等內容作準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THE CONTENT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FINANCIAL ADVICE TO YOU AND YOU SHOULD NOT RELY UPON THE CONTENT TO PROVIDE ANY SUCH ADVICE. YOU SHOULD SEEK THE ADVICE OF PROFESSIONALS REGARDING THE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NY CONTENT PROVIDED ON THE SITE AND, IN ANY EVENT, PRIOR TO MAKING ANY FINANCIAL DECISIONS BASED ON SUCH CONTENT.
你知道自己的信貸狀況嗎? 由今日起開始監察自己的信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