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過度消費如何影響信貸評級?

簽賬額

過度消費如何影響信貸評級?

臨近年尾,相信已有不少人磨拳擦掌,準備迎接各個網站的購物節和百貨公司大減價;反正聖誕節和新年很快就到,而且有年尾花紅,「買啲嘢獎勵自己」都不算過份吧?不過買得太多,除了多了一大堆用不著的物品和收到巨額信用卡賬單外,也有機會影響信貸評級

過份消費 影響還款能力

環聯早前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名港人擁有4.6張信用卡。由於每張信用卡的截數日和還款期限都不同,擁有多張信用卡的人士則較難預計下一筆卡數的銀碼有多大。此外,預算以外的卡數更容易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加上因過度消費致使銀根短缺的話,就容易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萬一因此欠交卡數或不能付足全數的話,隨時有機會影響信貸評級。

【延伸閱讀:環聯拆解本港常見信用卡謬誤

由於卡數與信貸評級關係密切,即使是遲清還卡數僅一日後立即補交,仍會留下相關欠款紀錄,有可能影響信貸評級。這些欠款紀錄更會在信貸報告中保留5年。何苦因為一時購物的快感,而令自己的信貸紀錄背負五年的污點呢?

簽卡太多 增加信貸使用度

信貸使用度是以信用卡結餘除以所有信用卡的信貸總額所得。當信貸使用度愈高的話,信貸評級便有可能愈低。

應該如何計算信貸使用度呢?請看下表:

平日

假設購物節 / 大減價時

你有3張港幣10,000元信貸額度的信用卡,總信貸額度為港幣30,000元

 

平日簽賬額約每月港幣8,000元

 

信貸使用度 = 8,000 / 30,000 = 26.67%

你有3張港幣10,000元信貸額度的信用卡,總信貸額度為港幣30,000元

 

時值大減價時節瘋狂購物,簽賬額急升至港幣18,000元

 

信貸使用度 = 18,000 / 30,000 = 60%

一般建議信貸額使用率維持在30% - 50%或以下才算是健康水平,信貸額使用率一旦高於50%,銀行或金融機構或會質疑你是否陷入財困而對你的信貸評級有負面影響。

審慎消費是王道

曾經有一個廣告講過:「開心買鞋,唔開心買鞋;心情好買鞋,心情唔好買鞋;好天買鞋,落雨買鞋。」買鞋是為了逞一時之快,還是因為有真正需要?除非有無限的金錢作後盾,否則過份消費對個人財務健康實在是有害無益,連帶信貸健康也會受影響。

雖然以平價購得心頭好會讓人心情愉快,不過切勿讓自己開心過頭,買下一些根本用不著的物品。除了足夠的定力外,以下是大減價時適用的小貼士: 

  • 事先規劃:擬定一張購物清單,只買清單上的物品。
  • 制定預算:設預算上限,購物的開支不可以超越該金額。
  • 現金付款:以現金付款或會給人「肉赤」的感覺,可能會讓人少花一點。
  • 保持冷靜:就算搶得到心頭好,先不要心急付款,反而在店中多逗留一會冷靜下來,才決定是否要購買。

 

【延伸閱讀:為什麼以現金付款會肉痛?

【延伸閱讀:冷靜!8招KO衝動消費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關於網站所提供任何內容的評估及核實,以及在任何情況下,在基於該等內容作準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THE CONTENT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FINANCIAL ADVICE TO YOU AND YOU SHOULD NOT RELY UPON THE CONTENT TO PROVIDE ANY SUCH ADVICE. YOU SHOULD SEEK THE ADVICE OF PROFESSIONALS REGARDING THE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NY CONTENT PROVIDED ON THE SITE AND, IN ANY EVENT, PRIOR TO MAKING ANY FINANCIAL DECISIONS BASED ON SUCH CONTENT.

你知道自己的信貸狀況嗎?  由今日起開始監察自己的信貸狀況